(网经社讯)导读:5月25日,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《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,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高佣金、抽成、推广费是否将成过去,商家迎来“救星”?对此,“一带一路”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组织13位专家给予解读(详见网经社独家策划专题:https://www.100ec.cn/zt/wjszp)。
对此,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:
【背景与意义】
首先政策出台背景是平台经济现乱象,已经倒逼的监管升级。部分这个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,导致中小商家利润空间,所以完全挤压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也受到损失。
从国家的这个战略导向,实际上最高层已经提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,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发展,可持续发展。那这种落实就需要在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上有具体的措施。
这次出台实际上就是落实相关的具体措施,而且在国际的监管区上也非常明确的,欧盟的这个相关的法案,美国的相关的反垄断法案,都是全球性的监管实践,包括有相关直接的。判例,那这些国际的趋势,监管趋势也是推动了我们国内的这些监管,加快完善本土的规则,包括规制。
从现实意义上是明确了收费的边界,遏制了平台流量的霸权,缓解了中小经营者的生存压力,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,这点非常重要,公平竞争是监管最应该做的事情。另外,从社会层面呢,实际上保障了将近两亿的灵活企业者的收入稳定性,防止了平台经济内卷化,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。
最终是更高的政治层面,是切合共同富裕的目标。通过规范的初次分配,就是平台与商家的分配,优化财富分配的结构,强化有效的市场,加上有政府协同治理相关乱象,达到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效果。
【现状情况】
平台盈利一直是高速增长的,但是商家利润越来越稀薄,而灵活就业者的收入是非常脆弱的。而且相关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。比如说对大家一直争议的这个社保的问题,那么已经形成某种零和博弈的风险呢。平台依赖垄流量的垄断,抬高收费商家被迫呢以价换量导致是产品质量的下滑,最终损害的是所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这种高收费挤压了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,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闭店潮。就业蓄水池的功能正在弱化,威胁了灵活就业岗位的稳定性。那我们可看到的就是这种可持续发展性啊,面临了很严峻的挑战,那可以说到非改不可的时候。
【意见与建议】
首先是政府方面,就监管方面肯定要制定相关的指导价格建立,有一些相关的平台收费的听证制度。这平台端,要推行阶梯式抽成,那中小微商家的收费率是要调整的,不可能一个收费的口径,然后开放数据接口给第三方。进行相关的审计,这个数据要跟政府监管之间是打通的。
那商家端,应该是跨平台行业协会要介入,提高这个议价能力。比如说餐饮行业是非常明确的。这个也探索这个扶植相关的这个私域流量的运营啊,当然这个我觉得是这是一个方向,那最主要还是需要去议价,这个议价呢,可能是需要在政府的协调下,协会的参与度。然后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。
那技术端,实际上这个收费的透明化,那第三方去审计,那这个很重要的。否则的话,那我们所能抓取的数据监管是要实时介入的,而且有一个很好的投诉举报的通道,这种通投诉举报通道要充分保护商家的利益。这样才能有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。
【违规违法】
那违规违法的法律依据,首先,反垄断法第22条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,实施不公平的高价或者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。电子商务法35条也有相关的,这个不得利用服务协议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和附加不合理的限制。
最后一点就是能够借鉴这些其他国家,包括欧盟这些经验,能够开放相关数据接口。可以为中国这种相关的平台分级监管提供相关的参考,但是确实更要有自己的特殊性。另外呢,技术上也有突破,比如说可以借鉴在金融领域和科技创新领域的沙河监管的模式。然后,允许合规创新。平衡安全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这种平衡点。最终,实现社会共同治理的探索,包括引入第三方消费者代表,第三方专家参与评议,这可能是一个良性发展的一个探索。
专家介绍:董毅智律师,法律从业20年,拥有证券分析师、投资顾问、期货、基金从业资格。团队专注于金融诉讼、合规监管、刑民交叉及互联网领域,聚焦A股、港股、美股,致力于全球风险配置与投资者保护。多年来处理案件超3万件,挽损超10亿元,互联网十大公益律师。担任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、浦东金融学会理事,为财新、华尔街日报撰稿,合著《互联网+产业风口》等。
【小贴士】
针对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《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,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(www.315.100ec.cn)启动平台“高佣金”“乱收费”调查行动,通过发布快评、投诉受理、滚动曝光、专题聚焦、密集播报、媒体联动、律师咨询、纠纷调解、典型通报、商家调查等方式,关注平台收费乱象。欢迎商家在线投诉爆料。调查的平台包括:
1、网络购物平台:淘宝、天猫、京东、拼多多、唯品会、小红书、抖音电商、快手电商、得物、苏宁易购等;
2、网络订票平台:携程、去哪儿、飞猪、同程艺龙、大麦网、淘票票、猫眼等;
3、网约车平台:滴滴出行、首汽约车、曹操出行、T3出行等;
4、外卖平台:美团、饿了么、京东外卖等;
5、即时配送:达达快送、美团配送、蜂鸟配送、顺丰同城、UU跑腿、宅急送等;
6、维修平台:啄木鸟家庭维修、鲁班到家、万师傅等。
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“电诉宝”(315.100EC.CN)运行10余年来,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,影响1亿+网络消费用户,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、24h在线、自助维权、同步直达、实时处理、进度查询、评价体系、法律求助、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。目前,平台“绿色通道”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,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,实时受理、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。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、透明、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,“电诉宝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,新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、热点投诉地区、投诉榜(依据投诉量排行)等模块,让投诉过程透明化,一手掌握信息动态。
如果您有遇到相关被平台欺诈等问题,欢迎加入“商家维权群”(如果群已满请加微信wjs002095a)。